栏目名称
社会实践
首页> 服务成长> 社会实践>
正文
教师教育学院“情暖夕阳·青春相伴”关爱服务实践团赴寻甸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5年08月25日 17:12 点击数: 文章来源: 教师教育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5年7月12日,教师教育学院“情暖夕阳·青春相伴”关爱服务实践团奔赴寻甸县敬老院,以青春之名,为老人们送去跨越代际的温暖与陪伴。

趣味游戏:以花为笺,传递青春暖意期许

金黄的向日葵被成员们轻轻递到老人手中时,皱纹里的笑意与花瓣的光泽交相辉映。这份见面礼不仅是“活力与希望”的象征,更藏着青年对长者的细腻心意——有成员特意挑选花茎粗壮的向日葵,只为让老人多欣赏几日明媚;有成员在花束里藏了手写的便签,写下“愿您每天都像向日葵一样向阳而生”,为这场关爱之旅写下温馨开篇。

26AB5

趣味游戏:互动作桥,点亮暮年欢乐色彩

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筹备的抓数字、叠纸杯、数字击掌、夹球入杯、对子击掌乐等小游戏依次开展,老人们热情参与,现场欢笑声不断。抓数字时,76岁的李爷爷赢得了毛巾后像孩子般举起来炫耀;叠纸杯环节,几位老人互相“挑战”,失败后笑着互相打趣……负责筹备游戏的成员说:“那种纯粹的快乐,让我们明白陪伴不必刻意‘做什么’,‘在一起’本身就是意义。”而毛巾、香皂这些实用奖品,让欢乐多了份“被惦记”的温暖。游戏搭建起代际沟通桥梁,让老人在互动中感受青春活力,实践团从老人的笑容里,读懂陪伴与互动的力量。

25F61

贴心照料:细致关怀,守护长者安康日常

生活照料环节,实践团成员分工协作,为老人们洗头、剪发、剪指甲、叠被子……为老人洗头时,轻柔调试水温、仔细揉搓;剪发时,耐心沟通发型需求,细致修剪;剪指甲时,小心操作避免磕碰。当老人们摸着清爽的短发笑呵呵地看着大家,当剪完指甲的手被紧紧握住,成员们体会到:真正的关怀,不在“做了多少事”,而在“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心里去”,让照料成为尊重而非施舍。

促膝长谈:围坐间倾听,打捞时光故事回响

围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老人们的絮叨在成员们耳中却如珍宝,从回忆往昔岁月到分享生活琐事,倾听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

31109青春演绎:借才艺发声,奏响代际交融旋律

才艺表演环节,几位爷爷合唱了刻在岁月里的《东方红》。实践团成员们为爷爷奶奶们带来了歌曲和朗诵节目,《好运来》的前奏响起时,爷爷奶奶们跟着节奏轻轻拍手;《沁园春·长沙》的激昂朗诵,为老人带来视听享受。青年在老歌里读懂岁月沉淀,老人在青春的声音里看见朝气活力,艺术成为跨越年龄的桥梁。

247DA

此次活动,实践团以“物质关怀+精神陪伴”的双重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温度的敬老路径:用仪式感拉近距离,用互动打破隔阂,用细节传递尊重,用倾听连接心灵,用艺术共鸣情感。对成员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一场成长——他们在躬身实践中明白:青年的担当,不在豪言壮语,而在把每一份善意落到实处。当实践团离开时,爷爷奶奶们挥着手道别,不舍地喊出“常来啊”。这句简单的嘱托,恰是对活动最好的肯定——因为关爱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让敬老美德在代际传承中持续生长的起点。

2AA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