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探寻乡村发展新路径,2025年7月6-8日,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昆台青年梦——两岸青年融合交流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团,赴西双版纳磨憨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沉浸研学、产业体验、文旅观察等,为边疆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探秘乡村振兴,明晰发展脉络
在磨憨口岸,队员们目睹跨境贸易的繁荣,深知其带动边疆经济的关键作用,与口岸人员交流,了解贸易带来的就业增收与文化融合成效。走进云南磨憨开发投资集团展厅,队员们借助模型、图片和视频,清晰把握区域规划及中老铁路带来的发展契机。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为磨憨产业升级、贸易和旅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南坡产业园,队员们考察产业布局与发展模式,认识到产业园区作为乡村产业支撑,通过吸引企业、培育特色产业,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与园区负责人和员工交流,了解企业发展难题与政府扶持政策。深入尚冈边境幸福村,队员们与村民亲切交流,参观住宅和文化场所,感受边疆安宁与淳朴民风,体悟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扎根茶山体验,领悟产业匠心
茶产业是磨憨特色产业,也是实践核心。实践团深入南糯山古茶园,在哈尼族茶农指导下采茶,感受劳作艰辛与自然馈赠,对茶产业生产环节有了直观认识。走进传统茶坊,两岸青年共同参与手工制茶,从摊晾、杀青到揉捻,认真学习传统技艺,领悟其中匠心。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操作,队员们深感传统技艺珍贵与传承重要。为表达对茶文化和乡村发展的期许,队员们书写祝福纸签,压入特制“同心茶饼”。这一独特体验,既是生动的茶文化实践,也寄托了两岸青年的美好愿景。

观察文旅产业,探寻融合路径
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践团走访告庄星光夜市和曼听公园。在告庄星光夜市,队员们感受民族文化市场的活力,与商户和游客交流,思考如何挖掘夜市文化内涵,提升其吸引力与竞争力。漫步曼听公园,队员们领略生态文化魅力。结合公园发展模式,思考如何融合乡村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民宿、研学旅行、文化体验等新业态,推动文旅农深度融合,带动村民增收。

凝聚青春共识,共绘振兴蓝图
此次磨憨之行,是两岸青年的实践课堂。队员们见证边疆发展活力,认识到特色产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地位与转型升级需求,深化了对“产业兴农、文化铸魂”的理解。共同实践中,两岸青年深入交流,结下深厚情谊,形成共同发展共识。大家深知开放合作与青年奋斗对边疆繁荣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两岸青年携手能发挥各自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发挥青年智慧与桥梁作用,探索两岸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他们会把磨憨的所见所闻带回学校课堂,同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传承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昆台青年梦”在乡村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