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专题报道
首页>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正文
“科技创新之星”龚卫军的破浪前行之路
作者: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8:58 点击数: 文章来源: 昆明学院团委

在数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追梦人,凭借对专业的热爱与无畏的探索精神,刻苦学习本领、大胆创新创造,让理想信念在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闪光。他就是来自数学学院2023级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之星”龚卫军。他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坚守初心,用热爱点燃科研梦想(中标题)

龚卫军的科研之路始于对数学的热爱。自本科起,他便积极参与各类数学竞赛,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思维能力,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等奖项20余项。2020年,他作为队长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多项重量级奖项,其中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国际特等奖提名)奖,这一成就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崭露头角。



进入昆明学院数学学院攻读研究生后,龚卫军并未停下钻研的脚步,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如“利用改进智能化算法进行基因组数据挖掘与分析”“具重塑机制的趋触模型解的整体存在及渐进行为”等。他将数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历时两年完成近800GB基因组数据的生信分析工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被SCI收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说:“科研没有捷径,只有积累。每一次公式的推导、每一个参数的调试、每一次失败后的重启,都是我科研旅途中的‘里程碑’”。这份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让他在面对困难时从未退缩,一路披荆斩棘,在科技创新中绽放青春光芒。

勇于探索,用创新拓展科研边界(中标题)

在科研的道路上,龚卫军不仅专注于理论研究,更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实践创新能力。他带领团队在“华为杯”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两届获得全国三等奖,实现了数学建模竞赛从校级到国际级及研赛奖项的全覆盖。此外,他还踊跃深入多学科交叉领域创新实践,在“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在全国科学实验展演云南推荐活动中取得第三名的成绩,使学校在这两项赛事中实现了研究生组奖项零的突破。他的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每一次获奖,都是对他努力的最好证明。

在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中,他和团队成员常常熬夜讨论问题,反复修改模型,但从未有过一丝抱怨。他回忆道:“在昆院的两年时光里,我与同伴们并肩前行、奋力拼搏。惟真楼的灯光映照着我们追梦的剪影,那些静默深夜里,我曾在这里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通宵鏖战,一遍遍调试模型、推导公式,只为在黎明到来之前点亮每一丝思维的火花。”无论是在复杂的数学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案,还是在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他都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

脚踏实地,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中标题


他说,科研不能脱离现实,知识必须服务社会。本科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社区防疫工作,积极参与卡点值守、信息登记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授予“周口市淮阳区优秀抗疫青年志愿者”称号。他的努力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作为研究生党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主动担任研究生团支部书记、第一党小组组长,积极组织参与各项工作,通过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帮助同学们提高理论修养,增强能力本领;动员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际行动展现担当作为


他始终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继续深耕数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领域,以钻研为笔,在复杂难题的解答中探寻创新路径;以实干为墨,在科技报国的理想中书写家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