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3日至15日,信息工程学院师生组成暑期实践团队走进云南省澄江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数字化视野下蓝莓产业走上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成功之路。
蓝莓产业作为澄江第一大农业产业,从艰难培育试种到成长为新兴产业,代表了科技与传统农业完美结合的成果。为更好地深入了解澄江蓝莓发展之路,实践团队依次前往澄江市普通蓝莓种植和数字化蓝莓种植基地,探索澄江蓝莓产业未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实践路径,促进本地蓝莓产业在农业技术种植结构上的优化,实现育种培“优”、栽养增“质”、循环生“绿”。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实践团了解到蓝莓旺盛的生长是环境的优势、政策的支持,更是科技人员的坚持不懈,工作人员介绍种子的培育在融入现代科技的基础上进行露天有机栽培,大大提高了种苗的繁育效率和品质,让澄江蓝莓更有辨识度。特别是“一早一晚”时间价,成为蓝莓的主要优势。这让社会实践团师生们领悟到只有在富口袋同时着力富脑袋,把经过专业理论学习的知识与农事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才能使“角色”不褪,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型职业农民。
蓝莓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向社会实践团师生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施肥”和实时监测蓝莓生长等智能化栽培,真正见证了精准照顾蓝莓“日常起居”的“智慧保姆”。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栽培的又一发展之路。数字化栽培蓝莓,既提升了产量,又保证了蓝莓生长的健康。考察普通种植区时,团队发现,普通种植拥有“慢生活”节奏,而数字化种植优势大,不仅提升了就业率,也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循环农业,持续发展。
实践团队成员通过采访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澄江市共创建现代蓝莓种植基地71个,蓝莓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实现总产值9.26亿元,解决本地2400人的长年就业、21.6万人次的季节性就业。澄江广大农民放弃原有种植产业,选择并相信更适合澄江市实际的蓝莓产业,让无数家庭因蓝莓产业而绽放的幸福笑容。
在探讨蓝莓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道路上,蓝莓种植基地工作人员表示,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随着蓝莓产业步入发展成熟期,未来将把焦点从单一的“增质增产”转向绿色转型升级,面对生态认知的短板,这一转型呼唤着一代又一代新农人的不懈努力与智慧贡献。
新农人作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正以创新和智慧引领农业发展。此次调研活动让社会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澄江市蓝莓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和“新农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团队将把这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学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