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之力,帮助青年学生上好“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7月13日,昆明学院医学院“医心向党,红色传承”医心筑梦团师生前往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江城印象:时光的印记
活动伊始,“医心筑梦团”师生前往江城县文化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像是时光的窗口,让师生们窥见了这片土地的过去与现在。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江城,一个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日益繁荣的江城以及那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党和人民紧密相连的情谊。进一步体会到党和国家对边疆各族儿女的深情厚谊和深切牵挂,同时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边疆各族群众“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决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篇章
随后,团队来到江城县大象博物馆参观,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深入了解了亚洲象的生活习性、种群分布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大象,这片土地上的另一位居民。在江城县大象博物馆,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从版纳迁来的象群,在江城找到了它们的乐园。这里不仅为它们提供了庇护,更展示了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尊重和维护,让“生态、人文、效益、景观”协调发展的愿景成为现实。
文化传承:匠心独运
接着,一行人前往整董镇,这里是以傣族为世居族的小镇,历经百年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傣族文化特点。团队师生与当地村民进行了热烈友好的交流。这里有傣族服饰、织锦、竹艺编制等多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师生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傣锦的纺织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崇尚中和之美的傣族民族个性和民风民俗。
誓言与使命:时代的召唤
最后,团队师生参观江城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城子三寨,同时开展现场团课和党课,进行党史教育和宣传活动。团队师生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见证了江城各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师生在此感受到了江城人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定不移跟党走,爱国奉献守边疆,团结奋斗建家园,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巩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深入。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杨老师和团委书记胡梦蝶老师分别领誓,重温入党、入团誓词。全体党员庄严肃立,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和团旗郑重宣誓。同学们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无数先辈曾以生命赴汤蹈火,为我们铺就了今天的光明道路。他们的牺牲与奉献,犹如璀璨星辰,镶嵌在民族的记忆长河中,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以铁一般的肩膀,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负韶华,不负人民。
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红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致敬。医学院的师生们,在这个夏天,用行动书写了自己的篇章。团队师生带着知识、情感和责任,将心中的火焰点亮,为未来注入了无限的能量。同学们聆听红色故事、体悟革命精神,真切缅怀鞠躬尽瘁、赴汤蹈火的伟人先锋,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基因,体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