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亲身感受那段历史的伟大和浩瀚。建筑工程学院“党旗下的建工·赓续聂耳精神”实践团于2024年7月12日-13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由团委书记余一夫老师、辅导员李豪老师带队,参观聂耳墓,聂耳故居,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等云南著名红色景观,从中感受聂耳精神,感受云南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7月12日,所有成员于昆明学院聂耳广场聂耳像前集合,一同赶往聂耳墓和聂耳纪念馆。抵达聂耳墓前,实践团在聂耳墓前重温入党誓词,于聂耳像前庄严宣誓!随后,全体成员参观聂耳纪念馆,了解聂耳的生平事迹,缅怀聂耳光荣而短暂的一生,学习聂耳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刚进入序厅,一尊聂耳汉白玉雕制的雕像就映入记者的眼帘,地面上23颗围绕雕像的星星,象征着聂耳短暂却辉煌的23岁生命。雕像的一旁有朱德为他题的词:人民的音乐家。聂耳命运多舛,但他总能从挫折中不断奋起,勤奋学习,为了革命理想不断前进。他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学习的对象,也是一生的榜样。
随后,团队赶往聂耳故居,进一步了解聂耳,学习聂耳精神。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走进玉溪街巷中的聂耳故居,追寻聂耳的足迹,体味聂耳的家国情怀。在聂耳故居,同学们看到聂耳在初中毕业时写的日记,记录着少年聂耳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铭刻着聂耳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多年来,建筑工程学院的同学们以最真挚的感情思念聂耳,弘扬聂耳精神。重访聂耳墓,聂耳纪念馆,聂耳故居,睹物思人,时刻提醒着同学们,要永远铭记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所经受的沧桑磨难,永远记住“为国而歌”的聂耳,国歌永远激励着同学们前进!前进!前前进!
2024年7月13日,团队成员赶赴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在这里,走出了朱德和叶剑英两位元帅,培养了数百名将军。讲武堂师生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学们游走于各个展厅,眼前浮现的是当年的恢宏画面,心中充斥着的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感激与赞美。
随后,团队来到了云南解放纪念馆。入馆后,同学们首先来到了主题展厅,展厅中以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云南解放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解放前云南的动荡岁月以及解放战争的艰辛。接着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堂,在这里同学们默默敬悼了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走进临时政府旧址展馆,通过参观旧址和参观者所进行的互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解放时期的历史场景。
最后,团队来到了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是利用卢汉公馆建立的,卢汉公馆分为老公馆和新公馆,采取场景复原、实物资料展示和展板展示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们展现了云南起义惊心动魄的经过,展示了卢汉不平凡的生平事迹。
站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实践团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意识到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担当,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