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社会实践
首页> 服务成长> 社会实践>
正文
外国语学院“白”乡情谊志愿服务团赴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二)
作者: 时间:2024年07月16日 16:59 点击数: 文章来源: 外国语学院团委

外国语学院“白”乡情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于7月10日至7月15日在大理州洱源县凤羽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肩负两个任务:一是从保护洱海源头、打造美丽乡村中观察传统白族村落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新时代新农村生态文明实践调研;二是从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振兴”中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开展本地文化外宣翻译实践。为促进同学们运用英语专业技能推动凤羽本地文化的对外翻译,在翻译实践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白”乡情谊实践团队对凤羽镇本地传统文化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以“2+2”的形式开展:两次文化主题交流会、两次文化实践活动。

一、文化主题交流会

为更好地深入了解凤羽镇地区文化与历史发展,实践团队与凤羽镇文旅局、凤羽镇青年文化社团“凤羽艺兴”,于7月12日上午在凤翔书院共同开展了以凤羽地方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座谈会由凤羽文旅杨涛老师主持。在座谈会中,同学们与参会嘉宾积极对话交流,深入了解凤羽镇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民俗民风、基础教育,以及当前乡镇发展的困境等。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在杨涛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凤羽民俗文化陈列室、凤翔书院,实地参观学习凤羽民俗文化、感受书院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交流学习,同学们感受最深刻的是凤羽基于自身浓厚的文化积淀,发展“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镇、以文兴业”的“乡村振兴”路径。

A4319

7月12日下午,受凤羽镇青年文化社团“凤羽艺兴”的邀请,实践团队来到了凤羽镇墨乡小院,与小院主理人杜宗文老师,以及凤羽镇当地书法家许大鹏老师、李剑锋老师开展凤羽民俗文化书法交流活动。受凤翔书院的影响,凤羽当地老百姓练习书法、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同学们在墨乡小院老师们的指导下,纷纷提笔,写下想对凤羽说的话,最后与老师们交换书法作品,实现了与当地文化碰撞交流,达到了以文“聚心”、以文“润心”的目的。

B5131

二、文化实践活动

在前期走访凤羽镇的传统村落,实践团队发现凤羽镇有五宝:霸王鞭、甲马、小老虎、凤翔书院和茶马古道。同学们围绕这五宝,广泛搜集资料、与村民访谈调研,将在实践结束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炼,结合专业特色,形成凤羽地区文化英语翻译实践报告,为云南地区文化的推广与对外宣传做积极贡献。而针对出行前闻所未闻的霸王鞭舞和甲马拓印,同学进行了重点实践和学习。

霸王鞭舞是大理白族民间舞蹈中最具特色、流传最广的传统舞蹈,多穿插在绕三灵、田家乐、闹春王正月中进行表演。霸王鞭舞通过击打身体不同部位如手掌、手肘、肩膀、脚跟等,形成不同节拍组合,产生16拍、24拍、36拍等组合动作,再配合身体旋转、脚步移动、队形变化等,形成形态灵活、可静可动的舞蹈。在凤羽镇,有一支霸王鞭舞队,由“70+”的奶奶们组成。为更好地实践,实践团队在凤羽霸王鞭舞传承人赵耳顺奶奶的带领下,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学会了霸王鞭入门级别1个16拍的连贯动作。快速的节奏、流畅的击打,霸王鞭舞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也可以成为大学校园引领同学们健康时尚的体育舞蹈。

18A45

甲马,是一种民间流传的木刻纸画,是民间进行祈福消灾等活动的雕版类印刷品的统称。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甲马”这种民俗用品,但目前云南这边保存得最为完好,其中又以大理白族甲马品种最多最有特色。凤羽镇当地的甲马,保存最完整的有22套,家家户户均有几代人沿用至今的“老甲马”。同学们不仅通过参观凤羽民俗文化陈列室,搜集到凤羽甲马文化的一手资料;又在凤羽镇甲马传承人赵龙生爷爷的带领下,观摩雕刻、上手拓印,体验甲马魅力。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而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结合专业知识、感受地域文化,不断拓宽思政教育外延和文化育人实践路径,就是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