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乡村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与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6月26日在学院艾映彤、张丽雯、李荣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赴安宁市八街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安宁市八街街道幼儿园园长夏云莉以及党务专干沈乙对志愿者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强力的支持,向实践团介绍了园所的基本情况、园所的年轻师资团队以及安宁市八街街道的文化特色。
在实践团成员的配合下,李荣老师给当地的一线老师带去了一节优质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培训课。这次培训不仅让当地的老师们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老师们重新思考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培训中,老师们被鼓励通过身体动作、语言、钢琴等多种方式来表达音乐。这种教育理念让老师认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志愿者团队引导幼儿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参与活动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还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分享和沟通。这种教育方式让老师们意识到,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创造。
艾映彤、张丽雯两位老师组织团队志愿者,引导中班幼儿以“心中美好的事物是什么?”为主题作画。幼儿们兴致高昂地投入到绘画中,绘画过程中志愿者仔细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并与幼儿进行交流。绘画结束后,志愿者收集了幼儿的画作并对幼儿进行简单的采访,幼儿们纷纷向老师和志愿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想法,无论是对美好世界的喜爱还是对心中想象美好事物的表现,童稚的笔触下描绘出了幼儿最天真最淳朴的愿景。
团队老师和志愿者向幼儿园教师分享了乡村儿童早期健康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艾映彤老师指出了在园所课程建构方面,可以结合安宁市八街街道的文化特色;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应该进一步做好家长工作。张丽雯老师结合今天的绘画活动表达了在幼儿绘画创造中的感受,希望园内教师多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减少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的时间,增加亲子互动,以此可以增加幼儿的画面感,提升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安宁市八街街道幼儿园书记与教师表示深受启发,希望志愿者团队与园方经常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希望志愿者团队能为园内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促进高校教学成果与乡村实践一线的深度融合。通过座谈与交流,乡村儿童早期健康发展与教育课题组也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获得了新的材料和思路,下面课题组将进一步整理资料将实践成果运用于运用于课题项目中,为安宁市八街街道家庭教育指导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